文/光小月 图/网络
“内卷”,也称“内卷化”,本身是一个人类学的学术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这个词汇,对这些年同行间竞相付出,但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描述得太到位了。
有人用一个形象的例子解释“内卷”——电影院里很多人在看电影,起初大家都坐着。然后前排的某个人由于某种原因站了起来。后排的人由于视线被遮挡,也站了起来……如此,最后几乎所有人都站着看电影。对于看电影的这些人,从最初坐着到站着,都看了那么多电影,没有增加任何收益,但付出的更多(站着)。
内卷现象可谓风靡全球,尤其在人口众多的我国,教育领域更胜。高中、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内卷已经成了一个正往下滚的巨大雪球,任谁也无法阻挡。就拿高中而言,早就不存在什么双休日了,甚至有学校每个月放一天假(洗衣服或回家换衣服),而且早上6点到校、晚上11点晚修结束基本已经是常态了。这种趋势也已经在初中、小学蔓延。
虽然文件要求中小学减负,但是大家看到的都是“减负喊得越响亮,学生的书包越重、作业越多;学生休息的时间、运动的时间越少;教师的教案做多、工作越细致;学生、教师还有家长的负担更重”。正因如此,有时候就怕学者教授再提什么新的改革——越改越乱、越改学生、教师、家长越难受。
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标志着我国正式进行新高考时代。新高考考查要求发生很大变化——由考查知识、能力,向考查学科核心素养转变。在这一文件的指示下,高中试题文字量增加,情景变得更复杂,信息量也更大,当然试题的难度肯定增大了不少。
如此环境,你觉得“减负”能减下来吗?——绝对不能,不但不能而且内卷速率会越来越大。高校的招录名额有限,但考生数目庞大,正所谓“狼多肉少”,谁敢掉队!?
回到电影院看电影的情况,怎么解决?在这个例子中似乎让第一排的观众坐下,其他人也就自动坐下了,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在现实中,尤其在教育领域,你根本不知道谁是第一个,即便知道也毫无意义,因为雪球一旦形成,势不可挡,谁在乎最中间是哪一粒雪渣。
我觉得对于看电影的问题,还有另一种解决办法——抬高荧幕的高度,让左右人站着、坐着都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站着也就没有意义了。在教育领域,也可类推。但不是提高高考的难度,而是降低难度或者是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让十分努力的一般的学生都可以进入高校,如此过分的努力就没有用了,教育内卷自然就会消失。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立删。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1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