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作者是谁,资治通鉴作者是谁哪个朝代

资治通鉴》编撰初衷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换言之,其书是为帝王提供治世之道的借鉴。本书根据《资治通鉴》编撰内容,采用“原文—翻译—解读”的写作方式,以领导学为主要研究视角,结合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将《资治通鉴》(共294卷)具有借鉴意义内容逐一解读。特点:一是以政治、经济、军事为中心;二是为今人或后人提供做人做事这两个立世中心为借鉴;三是结合人文社科相关知识,以达到多学科融合。全书材料翔实,论述精到;古为今用,经典重生。旨在既指出治国上的为政用人之方、军事中的谋篇布局,又阐明为人处事之道,能为国家和地方治理提供建议,也为广大民众提供做人做事的思想参考。作者在阐述理论的同时注重内容的政德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作为领导学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作者是谁,资治通鉴作者是谁哪个朝代

今年我已九十有二了,于耄耋之年回望光阴,不禁感慨系之。无情岁月别样人生,征程如磬映日花红。吾曾于1986年9月写过一曲 《诉衷情》:少年读书只见书,字字等云烟。老来读书不见书,书外别有天。人间事,三更梦,箭中弦。梅花一曲,龙蛇千叠,风雨年年。三十二载已逝去。诗词依旧映心声。
  余幼从父夜读古典文史。七岁读论、孟、学、庸;八岁读 《诗经》 《左传》;九、十岁读 《离骚》《史记》 《古文观止》。后因病及先父去世,自由阅读,无所依凭。幸喜 1946 年起在无锡中国文学院读书期间,从朱东润师学 《史记》、杜师、八代诗、《中国文学批评史》 及传记文学,从冯振心师学文字学、《老子》、《庄子》、诗选,从李雁晴师学 《训诂学》、校勘学、音韵学,从周贻白师学修辞学、戏曲史,从吴白陶师学词选、文选等课程,系统地进行阅读研究,收货甚大。毕业后参加革命,初期做一般行政工作,后由于工作需要,从1949年起,开始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边学习,边备课,边讲课,全身心地从事经济理论教学和 《资本论》 的研究工作,迄今已近七十年矣。
  从文学到经济学虽有跨界,但中国古曰“文史哲”不分家却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六年的大学校长生涯,使我对学术与行政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感悟。2004年,我曾留下一诗言志:世路崎岖不一般,知人论事两皆难。黄金有价情无价,真理从来重泰山。(详见 《资红书屋诗词》)赵麟斌同志于1977年3月入福建师大中文系读书,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禀赋极高,是我学生中最杰出的高才,毕业后留在校部工作,后被中共福州市委调进鼓楼区委,曾任区委书记、人大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又任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筹建闽江学院后任副院长直至退休。也许是今生注定我与他师徒有缘,1995 年至 2002 年,他又在职攻读政治经济学硕士和博士,我很高兴成为他的导师。我们相识四十年,情谊已续三十载。三年前,时逢麟斌爱徒来访,聊其在学及工作期间深受我教诲与点拨,拟共出版 《<资治通鉴>释要》 一书,请我写序并修正文稿,情之所至,我欣然应允。
  司马光的 《资治通鉴》 是一部叙录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下讫五代周显德六年(959 年),因宋神宗御赐名而流芳千古之书。它以其“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高、体大思精”著称,诚如宋宗所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在写作中,我们运用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底蕴审视,突出以政治、经济、军事为中心的思想,围绕做人和做事这两个亘古不变的立世中心,经过多视角的阐发,实现多学科的融合,让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增进本书与读者之间的穿越沟通。写作中,我们旨在结合自身的治学经验及人生阅历形成的肺腑之言,不为立世立名,只为今后或后人提供做人处世的良语之辨,从而读之思之践之,做到开卷有益。
  《大学》 曾云:“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读书即是要顺应自然规律,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柯小成。进能变通运用,巧舌如簧,有一得。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此书出版倘能达到愿效,则幸甚至哉。
  是为序。
  2018年6月于福建师大资红书屋

作者简介:

陈征,男,1928年生,江苏泰县人。毕业于无锡中国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福建师范大学校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资本论》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委员,国务院学位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1979年起,创建了福建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点、博士点和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版专著1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代表作《< 资本论> 解说》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解说《资本论》三卷的专著。198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982年和1986年两次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1987年和1992年先后被评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优秀专家;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1997年获***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9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名列榜首;2018年获“世界马克思经济学奖”。其传记多次刊在《中国当代名人录》和《经济学家辞典》,还多次刊于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ibc)和美国传记学会出版的《世界当代名人录》《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国际名人录》和《国际传记辞典》。

1.唯礼定邦

2.诚信为至善

3.过则改之

4.权衡利弊,把握全局

5.法削则国弱

6.六术五权三至之法

7.焚书坑儒

8.馅饼往往是陷阱

9.妇人之仁

10.同事异情

11.地者国之本

12.法先法

13.亡国四因

14.法乃公器

15.习地形,知民心

16.熟知与真知

17.权重更应自重

18.治国八法

19.辨言

20.“红人”之祸

21.非常之功需非常之人

22.无咎无誉是无为

23.明德教民

24.不可负社稷

25.治国如治乱绳

26.君圣则臣贤

27.君臣相配、自然之势

28.内忧与外患

29.大治用心

30.记人之功,忘人之过

31.淫乱不能归于酒

32.教先于法

33.非常之谋应非常之变

34.民生多艰

35.奖惩不避亲

36.夺权

37.制常易必乱

38.为生而战

39.刑法严明安民心

40.贰臣与忠臣

41.不应仅是清官

42.以臣为师

43.仁法皆施

44.妻贤夫祸少

45.为善最乐

46.用善去恶

47.富不可骄,贵不可傲

48.恩义不忍亏

49.卖官鬻爵

50.荐异才,致威信

51.君之有政

52.善不可称己,过不可归人

53.严治宽乱

54.除奸清道

55.为政三不惑

56.破釜沉舟与士气

57.国亡未必因制多

58.名至实归

59.事留生变

60.知耻恶,生善心

61.慎与庸者交

62.一人之患与四海之望

63.兄弟不容何以容天下

64.四患五政

65.吏洁于上,俗移于下

66.霸王之计

67.为政不以修饰为先

68.教化不可慢,风俗安可忽

69.何为君、王、霸

70.贤德服人

71.为君不应亲小事

72.巧诈不如拙诚

73.视士之法

74.贤亲之分

75.人臣行主威

76.利口覆邦国

77.兵者戮元恶

78.孝治天下

79.视民可知国兴亡

80.四省

81.奢侈之害甚于天

82.论人

83.钱神论

84.五难四不可

85.出奇制胜

86.隐忍

87.何曾之过

88.几谏

89.清谈误国

90.惟以德举

91.俭葬以利国

92.恭俭与明断

93.微行夜查

94.褒忠诛判

95.满盈自惧

96.仁以长物,义以齐耻

97.功不成唯以死节

98.王位废立

99.功己咎人其可乎?

100.八大有德

101.选官连带责任

102.致治之本

103.善作者善成,善始者善终

104.屈伸之术

105.主奴之争

106.主骄民疲终将亡

107.大小忠信

108.国运艰需济世才

109.胜败不全在巧拙

110.“乐成”与“图始”

111.书为最善

112.无能之能

113.布衣之嫌成万乘之隙

114.制怒

115.安民以宽贷

116.乱于爱子

117.能干之才

118.改则昌,安则亡

119.立长与立贤

120.用民过度不亡得乎?

121.守成实为新创业

122.仁义为屏藩,何以有忧虑

123.以农为先

124.“以爵归第”释当权

125.治国如治家

126.无私容养天下

127.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28.私谏

129.谄媚者说

130.残暴之至

131.贵在细节

132.无禄难“廉白”

133.劣贤之辨

134.成败在德

135.刑罚止恶

136.鸟尽弓藏

137.悲哭其奈何?

138.位重更应多慎重

139.义利之轻重

140.舍末逐本

141.用人之道

142.选官需慎重

143.同党与异己

144.不惜家国惜钱财

145.征象之论

146.身正方可令行

147.聚敛甚于盗贼

148.议祀嗣

149.得志须戒骄

150.私利使然

151.德感义夫,恩劝死士

152.天意实民意

153.公事勿私责

154.草菅人命恶至极

155.众强之别

156.世乱识忠臣

157.为国岂可纵贪污

158.聪明与糊涂

159.专听生奸,独任成乱

160.为臣之道

161.贵在“同人心”

162.名胜实败

162.韬光养晦

164.以理取胜

165.秽史

166.秉性难移

167.进谏与纳谏

168.言必有中

169.有过改之,善莫大焉

170.时变则事变

171.告密者戒

172.威严不利育人

173.为政八失

174.恩礼解职权

175.法须备小人,也须防君子

176.负才使气当自制

177.恩隆政治

178.重农抑商

179.人忌“三心”

180.为政怎能惜名位

181.得宠莫骄狂

182.演讲之术

183.激将法

184.与民约法

185.志在于国,不在于物

186.俗世欲望

187.沽名钓誉

188.趁热打铁

189.“逐鹿”之过

190.无序则乱

191.处事应智勇

192.忠臣与良臣

193.治国如治病

194.择人

195.智勇贪愚

196.攻心之法

197.皇家教育

198.五者得天下

199.“易后”岂可类“易妇”

200.人君养人,在省征役

201.国事不可如儿戏

202.文武之道

203.官之何为

204.恬不知耻

205.委曲求全

206.荐人不求回报

207.奖及识人者

208.君王十失

209.和事天子

210.职责所系

211.伴食宰相

212.何所益者大

213.廉洁自律

214.各有所长

215.谨防陷阱

216.选人者鉴

217.不报忧,国之忧

218.不可以言为讳

219.说法

220.“五太”定去留

221.暴贵须谨慎

222.尊物贵人

223.恩与义

224.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225.任人唯亲

226.选曹三法

227.情感与军事

228.事在人为

229.纳谏与独断

230.防患于未然

231.收权与放权

232.以德平叛

233.帝王贪,天下贪

234.选才与用才

235.令行禁止

236.任前公示

237.谏官职责

238.仁政与法治

239.朋党之害

240.何为师者

241.“用人不疑”辨

242.内外之别

243.避谏

244.太平之象

245.以文害事

246.久居为患

247.玩物丧志

248.治家即治国

249.节流

250.娱游忘国

251.如此为政

252.短视岂可成大业

253.上兵伐谋

254.以德治国

255.坦诚以待

256.劫富济贫

257.借势借力

258.君主之间的经济账

259.门第之累

260.君臣关系

261.严于律己

262.处世贵智谋

263.丢车保帅应得法

264.人主为奴

265.以才为先

266.釜底抽薪

267.贪廉之辨

268.念旧情怀

269.面相误人

270.警枕

271.公私兼顾

272.宠信奸佞,以至于亡

273.利进难止

274.救国无言

275.欺人终欺己

276.信存于心

277.求退亦需有度

278.五不足惧六深惧

279.厚赏与法度

280.国有安危可托谁

281.平衡思维

282.“六不”必亡论

283.国之大弊

284.所以为人

285.人鬼远之

286.出师有名

287.残暴之极

288.归心之道

289.集权

290.臣忠将良国之幸

291.智士之选

292.君臣分职

293.便民之举

294.真宰相器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2056.html
(0)
投稿用户
上一篇 2022年9月23日 上午4:01
下一篇 2022年9月23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