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随着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国民政府教育部也开始考虑战时国立中学今后的去留问题。最终出台的方案规定,除少数边远地区所设立的国立中学之外,其余将依照学生及教职员籍贯与志愿,分发到各省立中学就读任职。①在不到半年的时间,教育部接连发布饬令,要求“各校限自本年五月起,办理员生还乡及一切结束事宜”,同时还指令各省教育厅做好复员学生的接收准备。②
从国立变省立
大部分省份都声称他们如期完成了复员学生的收容工作。1947年河南省政府的报告显示,全省有超过30多所学校都参与到复员学生的收容计划中来。其中省立郾城中学371人,省立林县中学318人,省立新乡中学223人,省立禹县中学718人,省立信阳中学706人,省立中正学校800人。③
省立信阳中学是全省为数不多专门为收容战后复员学生而设立的几所学校。1946年,21岁的张广钦有幸成为该校的第一批新生,与其他706名复员学生一样,这位籍贯夏邑县的青年,也来自于抗战时期设立的26所国立中学中的其中一个。八年以来,这些由国民政府教育部创办并管理的学校,招收了大量来自河南的流亡青年学生。随着抗战结束,各国立中学也相继奉令停办,许多像张广钦这样籍贯远离河南的学生也被就近分发到家乡附近的学校继续学业,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涯。
截至1947年,河南省为复员学生共设有60个班,按照教育部此前公布每班50人的标准,全省共接纳了大约3000余名复员学生。④其中,省立信阳中学的收容学生数量就差不多占到了全省的四分之一。由于这些学生此前来自于不同的学校,所以尽管后来他们被分发到同一所中学,但在某些场合他们还是习惯于用旧校的称呼来回忆那段历史,一张印有“国立五中信中校友欢送毕业同学纪念”的老照片再清楚不过的证明了这一点。
当国民政府教育部的改革者们在1945年开展国立中学战后改革方案时,他们很清楚实际操作中可能显示出的混乱迹象,但大多数的教育改革者却拿不出更好的办法。公费制度是所有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一个,1946年《大公报》的一篇短评就曾指出,“教部虽令收复区各校尽量收容,并得继续享受公费待遇,然事实上各校每以学生额满推诿。至公费待遇,则若干学校校长板起面孔,根本不认这笔账。”⑤
由于许多复员的学生根本无从继续享受公费待遇,因此一些人开始怀疑,公费落实难度并不是因为款项的缺乏,而是学校可以以此为借口,招收更多非公费比例的学生,就像一位来自河南省立禹县中学的学生在1946年向《大公报》的编辑求助中所写的那样:
“为什么同是国立中学复员的学生,而单单地只有我们这一群挨饿呢?难道全国各国立中学复员改省立后,都是非本省籍学生都不能享受公费吗?再者,教育复员全国均系通案办理,我们既有部章根据,且有原校证明,在法理上已构成享受公费待遇条件,为什么河南省教育厅不遵部章,只论籍费,而使我们自费?”⑥
对公费待遇的争取似乎证实,并不是所有的复员学生都能如实享受这一制度。丁培德是一名来自河南省立某中学的复员学生。几个月来,他和他的同学都在为争取公费优待而奔走呼号,但除了得到一张无济于事的空头支票之外,没有取得任何进展。陷于贫困的他们不仅吃饭都成了问题,就连教育所需的各项开支还要照常缴纳。在一封寄给《大公报》的求助信中,丁培德哀叹道,“我们深深的感觉到现在的社会是在淘汰穷人,尤其是没钱读书的人只好让社会制度剥削与淘汰了。”⑦
学生的生活如此悲惨,教职员的命运也好不到哪去。1949年春节刚过,当省立信阳中学的教职员集体向国民党河南省政府讨要薪水时,却无端挨了秘书长罗震的一顿臭骂。一些教师由于担心他们的声誉受到损害便找其理论,不料竟被罗震身旁的卫兵给轰了出来。⑧
不过,这些状况在两个月后被得以改善,那时的信阳刚刚获得解放,城市的接收和改造工作便由新成立的信阳军事管制委员会负责。作为城市接管的重要一部分——教育接管也被有序进行,根据一项新的计划,省立信阳中学、省立淮阳中学、信阳县中、私立浉贤中学等学校将被合并成一所新的学校——信阳市中学,该校构成了今天信阳市高级中学的前身。⑨
从质疑到释疑
尽管信阳高级中学的对外资料一再宣称,其前身系1938年创办的国立十中,但不止一位像我一样的评论者都曾注意到,国内至少有三所学校也都同样有过类似的表述。例如,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的简介就表明,其校的历史可追溯到1946年成立的河南禹县省立中学,该校曾收容过大量抗战期间的国立十中、国立十一中的河南籍学生。甘肃清水一中的理由则更为充分,因为其现在的校址永清堡就是国立十中当年创办的地点。郑州市第四中学的校史也明确表明,该校是由1946年由甘肃迁址河南而来,一些口述史也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据一位国立十中的校友回忆:
1946年5月,奉教育部令,国立十中搬回河南新乡。1947年春,时局变化,学校由新乡又迁到郑州以北的薛岗村,改为“河南省立中正学校”,韩瑞堂接任校长……1948年10月2日郑州解放后,国立十中由郊区薛岗迁入郑州市弓背街,定名为郑州市第二中学,系独立初中,校长是段宗三(原国立十中高中部历史教师),该校的师范部和高中部分别合并入郑州师范和郑州高中。1954年迁入京汉路中段,1958年改为郑州市第四中学。⑩
现有的史料足以表明,信阳高级中学与1938年创立的国立十中之间并不存在传承关系。唯一的联系是,信阳高级中学的前身,省立信阳中学曾收容过不少国立中学的复员学生。例如,1947年从省立信阳中学毕业的李翎,此前曾就读于国立十五中。?1946年被收容至省立信阳中学的秦可均,此前一直在国立第一战时中学就读。?
本质上,信阳高级中学与禹州高级中学没什么两样,因为历史上的两校都曾收容过不少来自国立中学的复员学生。因此,信阳高级中学”其前身系国立十中”的表述既不严谨,又缺乏一定的史料依据。
总的来说,信阳高中以往的校史介绍往往只强调其与国立十中的关系,但却忽略了与其他国立中学之间的联系,而后者由于具备了战后收容复员学生的属性,显然更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1946年国立中学停办与收容的新研究,是对信阳高级中学那段校史提供了若干重要的修正。我们希望今后校方能够旗帜鲜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这段历史资源,进一步增强学生爱校荣校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文化自觉,培根铸魂,薪火相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文/程思明)
参考资料:
①《国立中学复员 教部拟定原则》,《申报》1945年12月28日,第一张(四)
②《国立中学停办》,《中央日报》1945年11月17日,第3版
③河南省政府秘书处编:《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一至六月份),1947年,第8页
④《国立中学解散 员生均设班收容》,《中央日报》1947年12月13日,第4版
⑤《复员学生转学问题》,《大公报》1946年9月27日,第3版
⑥《回不了家乡 见不了爹娘——南境内的外籍学生所享公费也被剥夺了》,《大公报》1947年2月12日,第11版
⑦《公费恭候三十天获得一万四》,《大公报》1946年10月28日,第11版
⑧《秘书长出恶声 骂教员是混蛋 信阳中学提控诉》,《大公报》1949年2月3日,第5版
⑨陈立:《信阳市解放初期接收各中、小学的情况》,政协信阳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信阳文史资料》 第6辑 ,1992年版,第168页
⑩齐沛浩:《国立第十中学始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23辑,1985年,第328-329页
?庹纯双,蒋往主编:《中国当代文学艺术新闻人才传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 1990年版,第278页
?秦可均:《在“一战中”求学记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西乡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西乡县文史资料 》第7辑,1998年,第160页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2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