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郭店楚简·简明读本》: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犹乎其贵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基本理解:
后来,我就发现很多现代人对于道的理解其实都是东拼西凑的,他们根本就不理解《道德经》,因此除了道的理解之外,甚少会有人再提及德、无为这些概念。很多人将第一章称之为开宗明义;实则,整个前三章才是真正的开宗明义。但是,似乎没多少人跨过了无和有的这道门槛,也就很少有人能够捋清楚“有无相生”的意义。于是在第三章,大家就只能看见治民,而忽略了无为。前三章没有被正确解读的同时它又产生了一种误导,以为《道德经》只是一个披着神秘外衣的治民之学。当来到第十七章的时候,虽然全章的内容没有一个君与治,仅仅是因为“百姓皆谓我自然”的存在而被想当然的解读为帝王治理的好坏的判定。当然,也许本章真的是意图通过君王的治理来说明道的玄妙,如此结合后文的“国家昏乱有忠臣、绝弃之而民利”来看的话,这倒也不是不可能。对吧?
本章的理解无外乎两种:一种当然是从政治的角度而言,将其视作为对君王治理的评价或是建议;另一种当然是从道的角度来理解。如果前一种是对政治的见解,那么后一种就是对道的认识。我个人当然认为是后者,《系辞》里说:仁者见之以为仁,知者见之以为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百姓不知“道”的存在(太上,不知有之)因此,每当功成事遂总以为是自身的能力,所以敢谓“我自然”。从道的角度而言,百姓皆谓我自然这句话是贬义的。有趣的是,如果是从政治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又带有褒的性质。所以,能否正确的理解“百姓皆谓我自然”这句话,决定了我们能否正确解读第十七章。
作为单章来解读的话,是很难确定“百姓皆谓我自然”的褒贬的性质,势必要结合前文来理解。准确的说,只要结合十五,十六两章就能够正确的理解后四章。只不过,这需要以正确的理解无为的概念作为前提。然而实际的情况就像刚刚提到的,很少有人跨过了无和有的门槛,于是就很难正确的认识前三章的内容,同时又由于歪解了“圣人之治”导致每当遇到难以理解的章节时,就会下意识的强行往政治的角度去理解,然后又因为不能自圆其说于是最终变为一种敷衍,于是很多译文看起来就像是被机器人入侵了一样。为了能够正确的认识此章以及后面的十八、十九、二十章,这里再重新简单的温故一下前三章。
我总说无和有是理解《道德经》的第一道门槛,就是因为前三章的重要性。而前三章能否正确的解读则取决对无和有的认识。
第一章,道分无有。就是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在这个无和有的定义里又隐喻了两者的关系,即无中生有。这是从道或者说是从天地的创生来言无有。
第二章,从人事中继续说无有,言明的是无和有的第二种关系,有无相生并提出无为的主张。为了能够快速理解无中生有和有无相生的概念,需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无和有的定义来理解:无是过程(无为用);有是结果(有为利)。那么,无中生有描述的是先有过程然后有结果。而无和有的本质是对道的描述,而道又是本其自然所以“无”这个过程的产生还是因为道的缘故。简言之:道/本→无→有,无中生有是事物发展的本质的规律。但是在物质世界里,处处都体现着有无相生(有/本→无→有)的情况。只不过于物而言,天地万物都是尊道贵德的。所以,万物虽然体现着有无相生的现象,但是它们的本质依然是无中生有,或者说是以道为本。即:有=道/本→无→有。
人则不同,人在“有→无→有”的这个规律里,因为不能保证动机上的“有”时刻与道相合,或者说由于人自身的局限性,导致人类一定会产生妄为。为了避免这些妄为所带来的恶果。于是,老子提出了无为的主张,即以道为本。就是用道的完美来解决人因为自身的局限性而产生的妄为。所以,无为最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用道德来约束自己。
第三章,就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有无相生和无为的概念。无论尚贤不尚贤、贵货不贵货、现欲不现欲这些“有”的举措都会对百姓产生争或不争的“无”。因此,如果“有”是不合道的,是恶意的。那么百姓就会承受恶果。所以,虚心弱志是为了让百姓明道知本,不要被“有”所迷惑,不去随意附和他人。那么,智者当然就不敢为或者有所为却无所应。
总结下来,前三章就是告诉大家:无为主张的产生,它是基于无和有的关系提出的,而为无所以能必然生有,则是因为无和有本质上描述的是道的作用对于物质世界的影响。或者可以用更现代的说法来概括一下前三章: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性导致人一定会有妄为/一定无法长久,但是道是完美的,是长久的;用道的完美来解决人的缺陷,这或许就是无为的本意。比如,撒化肥喷农药,至少在当时而言,人们并不认为这是坏事。多年以后,变质的土壤在提醒着人们,这就是坏事。这就是典型的人的局限性必然会产生妄为,只能通过道的完美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我们对无为的概念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之后就会发现,所谓圣人其实就是道的化身,是完美的存在。而《道德经》至少前二十章的内容,基本都是在说明道的完美或是玄妙,偶尔也会通过提及人的缺陷来体现道的完美。比如,第九章以及第十七、十八章。
之所以结合十五、十六两章就能够明白后几章的原因在于,十五十六两章是在告诉大家,为无为可以让人微妙玄通。所以才会有第十七章的信不足。
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这一句的理解我有两种看法:第一种是,结合前文的古之为道者。那么这一句就是百姓对为道者的评价。对于为道或者说无为这件事情,做的最好的是无人知晓的;然后是赞不绝口的;再然后是敬畏的,最后是不被人理解的,比如倡导人们为腹不为目,外富贵名利。另一种理解是结合后文三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一句就很好的说明了人的缺陷。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终日与道同行而不自知,被各种“有”象所迷惑而不明道本,故仁者见之以为仁,知者见之以为知。
道,不知有之;德,亲而誉之;仁义,畏之;礼智,侮之。这一句的两种理解,我觉得都非常的棒。但是一定要二选一,我会选择第一种。因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我此前理解这一句是按照“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样的断句。就是说,不够虔诚就会有不虔诚的行为。但是,有了楚简版的存在,这样的理解显然就不对了。所以这一句应该理解为:百姓不相信无为,为什么不相信无为呢?因为为道者,总以身传而不以言教。或者是无为之事不言之教,为道者从来就不打广告。
译文:①无为之事做的最好的,是不会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其次,是益于人而被人们肯定又赞不绝口的。然后,是能人所不能而被人们所佩服的。还有就是不被人们理解而侮辱轻蔑的。②人们不相信为道者为人不为己/人们不相信道的玄妙,为什么不愿意相信?因为为道者从来都不打广告。③而百姓也无法理解道的存在,每当事情完成的时候,百姓们都不明白其中的关键,总以为是自身的能力。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