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把子”即是结为异姓兄弟,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刘关张三兄弟桃园三结义,共创大业,其结拜誓词也是广为流传:此生此世,同心协力,荣辱与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耿耿此心,通天可表,万世不移。
其中不求同生,但愿同死更是后来结拜者的必表之言。
在八九十年代,拜把子还比较盛行,尤其在农村更是常见,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我们几乎很难再见到这种情义。
本文要讲述的是一群当代的年轻人从“义结金兰”到“割袍断义”的故事
1988年出生的小王,初中毕业后就读于一所寄宿职业高中,住校三年,和同寝的7名同学之间相交甚好。
职业学校的管理相对比较松懈,学生都是考不上高中来学技术或者来混日子的。校内就像小江湖,常常纷争四起,小王和同寝的兄弟们在住校期间也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临近毕业,八兄弟脑袋一热,决定拜把子,虽说是在现代,但八兄弟结拜礼仪也是不含糊。
星期天学校人少的时候,八兄弟在学校操场跪成一排,点香叩头,对天盟誓,同饮血酒,那种气势兄弟情义仿佛天地可鉴,从此“八兄弟”成为“把兄弟”。
毕业后,八兄弟同样都在一个县城打工,聚会成了家常便饭,十天一大聚,五天一小聚。
小王按生辰排行老四,小王父母也是很热情的人,八兄弟经常到小王家聚会,全都管小王父母叫爸妈,一下多出这些儿子,小王父母也甚是高兴。
但八兄弟似乎做错了一件事,虽然已经义结金兰,但是他们没有互相拜见父母,除了小王爸妈,大家常到小王家聚会也是因为小王家里气氛和谐,交流没有阻碍。其它兄弟间的父母只是家中有事才会互相上门看望一番,甚至有的兄弟父母根本就不知道结拜的事。
结拜5年后,一同为老人送葬
拜了把子就是结成了异姓兄弟,要将兄弟的家人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
2011年,兄弟里的老六爷爷去世,作为义结金兰的兄弟也得和老六一样披麻戴孝。作为孙子,八兄弟在礼仪方面做的面面俱到。身披白孝服,背拖拌脚绳,守灵,送葬,屋里屋外,哀哭声一片,毫不含糊,给老六挣足了脸面,同时他们的兄弟情义也得到了老六父母的肯定。
作为结拜兄弟,这也是他们该做的,不然在当代何处还能显示出这份情义。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兄弟间结婚的,外出打工的,他们相聚的机会也逐渐减少,这份情也似乎在变淡。
一场婚礼,让兄弟关系变得尴尬
大概2015年左右,老三结婚,老三觉得平时和小王爸妈走的特别近,所以就盛情的邀请小王爸妈参加婚礼,其他兄弟父母并没有邀请,也是征得了兄弟们的同意,因为有的兄弟父母并不认同他们的关系,只是觉得他们是普通朋友,只有小王爸妈拿兄弟们当儿子看待。
小王爸妈心里也高兴,准备了大红包,一家人盛装出席。来到老三家,老三向自己父母介绍了一番,并且一口一个爸妈叫的很是亲切,整得老三父母心里很不高兴,在亲友面前很没面子。
小王看出了老三父母不高兴,打算让爸妈先走,可老三偏不让,硬往酒桌上拉,酒席期间老三父母挨桌敬酒,唯独没有敬八兄弟们一桌,对小王爸妈也是不理不睬,一桌人很是尴尬,小王爸妈坐立难安,老三也很生气,带着老婆单独敬酒,一直给赔不是,喝多了就说自己父母不明事理。
一场婚礼让兄弟们觉得他们的情义在他人眼里只是儿戏,他们的生死与共,义结金兰,对别人来说只是个笑话。
从此以后他们的关系只存在兄弟之间不再涉及到各自家庭,变得只像普通朋友一样。
近几年八兄弟全部完婚,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大部分几年也难见一面,有的家中添丁,过生日也不再通知大家。
曾经的誓言在生活面前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各自已经有了新的社交圈,八兄弟的情义只不过是曾经玩的很好的朋友,不会像武侠故事里的两肋插刀,只是年轻气盛时的一个笑话。
古有“桃园结拜”亦有“管宁割席”,八九十年代拜把子也比较盛行,甚至流传到学校,现在几乎很少见,即便是有,也是逞一时之勇,能把亲兄弟之间的关系维持好,岂不是胜于结拜异姓兄弟。
拜把子不能简单的说是一个好事,也不能说是一个坏事,他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产物,他有着重情重义的内涵,关键是看拜把子的这些人怎么理解和处事了。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9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