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所著《史记》,因其客观、严谨,其史学地位和价值在中国历史典籍中首屈一指,正如班固所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又因其兼具十分高的文学价值,更是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对每一历史事件、每个历史人物的记叙都采取谨慎的态度,注重核实真伪,对著名人物不拔高赞美,对恶行卑劣也不隐瞒,事实求是,其治学态度赢得后世尊敬。
《史记》从轩辕黄帝开始记起,至西汉汉武帝止,上下三千年,五十余万字,正如西晋张甫所言:“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惟五十万言也。”,本人热衷于对《山海经》及夏文化的研究,因此对《史记》也反复研读,除赞同古今学人对《史记》的赞美外,却发现《史记》在记载夏朝及以前都城时存在重大缺失。不知造成这种情况是太史公是不知为不知,还是刻意隐瞒,或是另有隐情。
为什么说《史记》在记载夏朝及以前都城时存在重大缺失呢?
一、《史记》在记载商、周、秦、西汉的都城时都非常明确、详尽。
1、《史记》记载商的始祖契因协助大禹治水勘定九州有功被舜帝封侯在商地。契励精图治,至成汤时其封地势力已十分强大。夏粲残暴不仁,被成汤联合其它诸侯灭之,成汤遂建商朝,定都于亳。亳位于黄河以南、长江以东、淮河以北、济河以西。其后商都城多次渡黄河北迁至奄地等地又回迁亳,反反复复,最终定都安阳,直至商的末代君王纣因暴政被周武王推翻灭国。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商从成汤王起至纣王止,历二十五王,先后在黄河南北的亳、璈邑、相邑、邢邑、奄地、亳、安阳建都,而其中武丁王都城所在地仍是其祖先成汤王的故都亳。
2、《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纣后建周。其灭纣时周的都城是镐京,即现在陕西西安沛河以西。周武王去世前留下遗命,建都洛邑,即今河南洛阳。成王继位后先定都丰邑,即今陕西西安沛河以东。后成王遵父遗命营造了洛邑。周朝历八百年,其都城就在镐京、丰邑、洛邑三地。而周朝的都城大部分时间都在镐京和丰邑,直到周幽王被犬戎打败,周都才被迫迁到洛邑,也就是西周的都城在镐京、丰邑,即现在的西安,史称西都。东周的都城在洛邑,即现在的洛阳,史称东都。
3、《史记》在记载秦及西汉都城时更是十分确定。秦王赢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后,自认功盖历代帝王,称始皇帝,建都咸阳。因始皇及其子胡亥严刑峻法施暴政,遂失天下民心,致陈胜吴广起义,天下群雄纷起。楚霸王项羽灭秦后,一把火将秦都城咸阳烧得灰飞烟灭,一蹶不振。汉王刘邦在下垓打败并砍下楚王项羽头颅后,建立大汉王朝,初建都洛阳,后听从张良、刘敬劝说,又将都城迁建在关中的长安,即今西安,至汉武帝时期司马迁著《史记》时,长安皆为汉都城。
二、《史记》在记载黄帝至夏时的都城时却语焉不详、闪烁其辞。
奇怪的是,《史记》在记载从成汤王建商朝至刘邦建汉朝,历商、周、秦至汉初,对什么朝代什么王的都城在哪里,以及为什么建都、迁都及都城的名称都叙述详尽,但却对黄帝至颛顼至帝喾至唐尧至虞舜至夏朝的都城在哪里、叫什么名称却几乎一句不提,让人无法确切地知道这些远古的帝王都城到底在哪里。
1、《史记》在记叙黄帝时,称其是少典氏的子孙,姓公孙、名轩辕,其重振神农氏部落,修德立业,致各诸侯部落纷纷归顺。他率军队在阪泉的郊野大战炎帝,让炎帝部落降服融合;在涿鹿的郊野大战蚩尤,并最终将蚩尤擒获杀死。黄帝曾在涿鹿山脚下建过都邑,但大部分都带着自已的军队四处云游,因此其手下的官以“云”字命名,其军队也被称为“云师”,但其都城到底在哪里,叫什么名称,却一字未提。对颛顼、帝喾,《史记》也只是记叙了其功绩,对其都城在哪里,叫什么名称,也一字未提。
2、《史记》在记叙尧帝、舜帝时,除了记叙了他们的功绩以外,也对尧的都城在哪里、舜的都城在哪里只字不提。在记叙大禹时,除记叙他奉舜帝命治理洪水、勘定九州及建立五服制度、奠定国家形制基础的功绩外,只提到他在阳城辞掉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均,后各诸侯不服均,大禹才重继帝位。但阳城是否禹帝的都城,具体在什么位置,他真正的都城在哪里都没有提及。但《史记》却提到大禹疏通九州河道后,梁州织皮族的贡品由西戎西倾山经桓水运出,再经潜水船运,进入沔水,然后走一段山路进入渭水,最后横度黄河到达京城,似乎暗示京城就在离渭河不远的黄河边上,但究竟在哪里,却未明示。
3、《史记》在记叙夏朝时,从夏启建夏朝到夏桀荒淫无道被成汤灭国,共历十六代王,但这些夏朝的王城在哪里,也一句未提。只提及夏桀在有娀氏的故地被成汤军队打败,逃到鸣条,被成汤王抓获后流放致死。同时提到成汤王抓到夏桀后乘胜追击,进攻忠于夏桀的三凶(地名。因手机打不出此字,暂以凶代替,以《史记》载为准。),缴获了珠宝,为此成汤王的臣子义伯、仲伯写下《典宝》。成汤王灭夏后,本想迁夏的神社,却没有迁成,遂写下《夏社》,说明夏社不可换的道理。
三、为什么《史记》不明确记载夏及以前的都城?
太史公所在西汉初期,离夏末商初也有一千五百年左右的时间距离。以太史公的“其文直、其事核”的治学态度,以及他为了写好《史记》,读遍《尚书》《春秋》《国语》《五帝德》《帝系姓》,甚至《山海经》等,还西到过崆峒、东到过大海、南过长江、淮水,认真调研,下足了功夫。但夏末和商初,离得非常近,甚至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并行的,为什么商的都城记叙得那么淸楚,而夏的都城却记叙得模糊不清呢,更奇怪的夏以前往上推舜、尧、帝喾、颛顼直到黄帝的都城也都记叙得模糊不清呢?
1、可能太史公研究的结果是真不知道。
但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因为他把黄帝至大禹至启的身世、家族谱系甚至一些个人的故事都说得活灵活现、明明白白,单挪下都城在哪里、叫什么名称不清楚好像说不过去。何况同期的商都为什么又说得那么清楚。
2、有意隐瞒。
这好象也不太符合太史公“不虚美、不隐恶”的作派。他在《史记》中记载黄帝姓公孙,名轩辕,似乎与《山海经》称黄帝生于轩辕国、轩辕丘有很大的差距。但他又称黄帝曾居于轩辕山,娶西陵国的嫘祖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青阳和昌意,都封侯,一个迁居在江水、一个迁居在若水。而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生下颛顼帝。而大禹系黄帝幺孙,系青阳一脉,并明确载明“禹兴于西羌。”,其娶的也是涂山氏的女儿,生了启。从以上描述看,太史公认为从黄帝到大禹都是生于、繁衍于蜀地,但他就不说黄帝至禹在是否在蜀地或蜀地附近建立了都城,真的让人感到奇怪,而且不符合逻辑。挦一挦,黄帝生于轩辕山,按《山海经》载:“有轩辕国,在江山之南”。江即长江,以岷江为正源,山即岷山,江山之南,也就是岷江岷山的南面,即现四川阿坝黑水县、茂县、北川一带,黄帝又娶的西陵女嫘祖为妻,西陵即现在四川绵阳盐亭县,生的两个儿子青阳和昌意封侯后又分别迁居在江水和若水,也就是四川的长江边和雅砻江边。而黄帝的玄孙、青阳的孙子禹却出生于西羌,即现四川阿坝、绵阳一带。然后禹又娶涂山的女儿为妻,生下启,涂山即现重庆附近,也就是说从黄帝到大禹都是妥妥的蜀地人氏。既如此,为什么他们的都城不在四川及附近,而是远在近二千公里之遥的中原黄河边,即所谓河洛之间。在那交通等都极其不发达的远古时代,这似乎十分不符合时空转换条件和逻辑关系。
3、有难言之隐。从殷商建都亳及最后迁建安阳,至始,中国的政治权力中心就一直在中原大地,其中在宋以前的唐、隋、晋、汉、秦、周、商,洛阳和长安作为都城都占居主导,为权力中心,“宅兹中国”,华夏也逐渐演变成了中华,从而在国人的潜意识中,我们华夏的祖先就诞生在中原,并变成了一种不言而喻的政治自觉。在这种大的政治背景和语境下,太史公也不能免俗,他也必须要维护正统。试想,如果直接说华夏的祖先黄帝、颛顼、大禹等都是从偏远的西羌出来的,且老祖先的都城不在中原,会是什么情景,会是什么反映,会是什么结果?但太史公又是来秉直的,不然他也不会受宫刑。他调查的结论显然与正统观念有矛盾,他犹豫了,既不想有违正统,又不想有违良心和客观真实,因此反映在《史记》中载夏以前的历史、尤其是对都城这种有着明确标志性政治属性的描写,就只能采取模模糊糊、语焉不详这种技巧了。
真的难为了太史公,也真的理解了太史公。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uaisuzugao.com/2605.html